我给小可怜当靠山快穿第32节
吴媒婆听了这话半信半疑,之所以来说这个媒,其中也有这个原因。
关键是这条件难找啊?谁家的好男人愿意入赘到他们家?
吴媒婆拿着杨玉梅递过来的饽饽,她是吃也不是,不吃也不是。
一看杨玉梅真的忘了很多事,便把心思都放到顾庭身上。
“你是家里的老大,这事儿跟你说说,咱们村里赵九成想找人家入赘,我看你们家缺个男人,你看看能不能成?要是能成的话我就去跟他说说,他来了就是干活,正好给你们一家子顶门立户。”
第三十一章他是好哥哥
吴媒婆说得一脸的真诚,她在这里面没有捞取任何好处,完全是乡里乡亲帮帮忙,谢媒礼都不收。
这份心是好的,但是这个名字好熟悉。
赵九成?
顾庭一下子就想到了原剧情里让顾家这帮孩子走上绝路的推手,就是这个赵九成。
这个赵九成是从别的村儿当上门女婿被赶回来的,看着挺老实挺和善,其实性格阴毒自私,在外人面前很关心这几个孩子,实际上哪里是他在养孩子,是孩子养着他,他就是装模作样博了一个好名声。
他动不动就打骂虐待这几个小一点的孩子,甚至有时候两三天不让孩子们吃饭,他还会对杨玉梅施暴。
杨玉梅本来就是个精神不正常的女人,但是赵九成偏偏就有这样的癖好,就喜欢折磨她取乐,外面村里人只看到赵九成老实木讷,根本就想不到他能干出这样的脏事儿。
等到丫丫长大一点,他还想欺负丫丫,被顾小军发现之后一酒瓶子给砸死了,这也开启了顾家孩子的黑化之路。
这个男人就跟一个坐标一样,以他为临界点,顾小军和顾东子彻底成了恶鬼。
知人知面不知心,媒婆只是看到表面,她也不知道赵九成到底是个什么人。
“你看咋样啊?”
吴媒婆也不知道怎的,真把顾庭当成大人看待了,用商量的口吻跟他说话。
顾庭笑了笑,给吴媒婆递上一杯热水。
“吴婶子你看你都把我当大了,有事儿找我商量,那我不就能顶梁扛柱了吗?
我妈什么情况你也看到了,她现在这个样儿怎么能找男人呢?就算是赵九成愿意进我们家门,我们也不愿意让我妈受委屈。”
可不是吗?让一个精神不正常的女人结婚,是有点……没人性,疯子能懂那档子事儿吗?
“可是万一结婚之后玉梅的精神好了呢?”
村里人都这么说,女人得这个病就是因为没男人,有男人就好了。
顾庭皱了皱眉头。
传这话的人挺糟践人的,连人家有病也被拿来消遣。
“婶子,我妈得的不是那种病,她是受了男人的坑害自己接受不了才精神不正常的,跟你说的那个是两码事儿。”
他们说的那个没有男人就发疯的病,是淫/疯病,是最让人羞耻的一种病,一个女人本来就已经那么凄惨了,还要给她泼上一盆脏水。
顾庭可不能答应。
吴媒婆这才晃过精神,她怎么感觉自己不是跟一个十四岁的小孩子说话,真的是跟一个成年的男人在说话一模一样的,不,压迫感更强。
而且顾庭的话让她无法反驳。
可不是吗?以前杨玉梅精神方面好好的,而且人长得漂亮能干,在三村五村里都能数得着的,也就是因为她长得好,条件好,心气儿就好,男人跟着小寡妇跑了对她的打击才是致命的。
“那……那我就回了对方,说你们不愿意。”
吴媒婆觉得有点可惜,但是又对顾庭的态度很是赞赏。
这孩子宁愿一家人受苦也不愿意拿母亲的婚事换好一点的生活,吴媒婆很欣慰,她要是有这么懂事的一个儿子就好了。
吴媒婆家里两个闺女一个小子,可是她那个孩子一点不听话,不把她气死就不甘心一样,她挣那点钱还不够她儿子嚯嚯的。
越想越伤心,越看顾庭越顺眼。
“行了,那我就回去了,你有什么为难招窄的事儿跟婶子说。”
吴媒婆说完起身走了,虽然婚事没有说成,但是一点没生气,不但没生气,她还为杨玉梅高兴,她觉得顾家有希望了。
她刚出顾家的门,外面就有人等着她了。
那女人也六十多岁,扎着围巾,一双眼睛贼溜溜的,一看就不想好面相。
“他婶子,杨玉梅答应了吗?她要是答应了,我们家赵九成什么时候过门?”
这老婆子是赵九成他妈刘美兰。
刘美兰这段时间为了赵九成的事儿没少发愁,他们家条件不行,儿子又多,赵九成排行老四,一直找不到媳妇,只能给人家做上门女婿,没想到上门女婿做了几年,给人家女方赶回来了,他又成了光棍汉,人到中年没家没业,他就把眸光落到了杨玉梅身上,他年轻时候看上过杨玉梅,那时候杨玉梅已经结婚了,现在正是好机会。
他不介意杨玉梅有病,也不介意杨玉梅有那么多孩子,男人嘛能捞着实惠就行了,至于让他帮忙养孩子,那纯属做梦。
他把这事儿告诉他妈刘美兰,刘美兰还不愿意呢,她觉得她儿子能找个条件好一点女人,这样能在村里有面子,可是条件好的能看上她儿子吗?挑来挑去一个都没成,没有办法还是让媒人到杨玉梅家里来了。
在刘美兰心里,这门婚事一定能成,怎么能不成呢?杨玉梅那么一个傻子一个精神病,她还能看不上自己儿子?
吴媒婆还没说完呢,刘美兰就已经考虑怎么让她儿子进顾家门了。
不管咋说顾家还有五间房一个院子,家里还有不少家什儿,这也算得上勉强看得过眼儿吧。
吴媒婆在刘美兰眼睛里看到了不屑和算计。
咋了?既看不上人家杨玉梅,又想跟人家结亲?
吴媒婆顿时感觉后背发凉,她想起了赵九成是入赘之后被人赶回来的,要是没有毛病,女方是不会轻易把人赶走的。
人家杨玉梅已经够可怜了,她可别好心办坏事儿。
“人家杨玉梅的儿子不愿意。”
“不愿意?我们家儿子能看上她,那是她的福气,她还不愿意了!”
刘美兰马上用诧异的眼神看着吴媒婆,她觉得吴媒婆肯定没把话说清楚。
吴媒婆心里这个气!
“人家杨玉梅的儿子不让他妈受苦,人家不想找继父,那不是合情合理吗?你家赵九成不缺胳膊不缺腿的,再找找别家吧,别惦记人家杨玉梅了。”
刘美兰:……
这话刘美兰可不愿意听,啥意思?嫌弃她们家赵九成?
“行,我们不找她家,天底下的女人都死光了吗?非要找一个傻子?”
所以这事儿很快就揭过去了,不过刘美兰在村里开始散播顾庭家坏话,什么难听说什么,一会儿说顾庭一家人快饿死了,一会儿说杨玉梅找别的男人了,一会说杨玉梅疯得厉害了。
村里人有人信有人不信,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,反正顾庭家情况都已经摆在那儿了,本来名声就不好,再不好,也就这样了,人们传了两天闲话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。
都是隔夜的馊饭,就那样了,再说也是那样。
顾庭根本就没有往心上,他现在愁的是一家人吃饭问题,家里就那么点东西,吃完了就没有了,他在家里转了好几圈,发现家里是真穷啊,但凡有一点好东西都被顾长海偷走了。
赶尽杀绝呀!
家里墙根底下那几个小南瓜也被吃掉了,顾庭就到地里转转。
他们家现在六口人的地,顾长海虽然人走了,但是土地还在,他的口粮田还和他们一家人在一起。
这可不行!
要是顾长海在那边过得不好,他再回来跟他们几兄弟纠缠不清,那可不行。
走了就休想再回来。
不是有很多男人年轻的时候不干正经事儿跑到别人家养孩子,到了自己需要养老的时候,跑回来找自己丢弃的孩子吗?
顾庭要把他这条路给他斩断了。
现在顾长海是跟那个小寡妇打得火热但是户口还在顾家,也没有跟杨玉梅扯离婚证。
前几年没有结婚证离婚证这一说,在村里摆过酒席就算是结婚了,也没有离婚这一说,这几年不行了,做什么要明明白白的,不扯离婚证也得让村里做个见证。
顾庭决定不但让顾长海回不来,还得把他的户口迁走。
虽说这件事儿在那个平行的世界很常见,但是在这里还从来没有人这么干过。
顾庭晚上找到了村书记,村书记是他本家的一个爷爷叫顾红林。
顾红林今年五十来岁,当书记当了也十来年了,为人处世很正派,说话办事都让人信服,村里人有什么大事儿小情都要找他。
顾庭一进门,顾红林就知道他肯定有事儿。
说实在的,顾红林很心疼顾庭这一家人,本来好好的一家人就因为顾长海不干人事儿,弄得这几个孩子孤苦伶仃,杨玉梅还成了傻子,换成是谁都会同情这一家子。
果然顾庭张口就是:“爷爷我想跟你说个事儿,您能不能把我爸爸找回来?”
顾红林:……
这可真是难为他了,当初顾长海走的时候,他狠狠训斥了顾长海一顿,但是对方吃了秤砣铁了心一定要跟那个小寡妇走,他是村书记不假,但是他也不是神仙,他都把话说尽了,对方不听,他也没有办法,他又不能把人抓起来。
“顾庭啊,不是爷爷不帮你,是实在帮不了,我没少跟顾长海讲道理,这个人被猪油蒙了心,一心扑在小寡妇身上,怎么说都不听,顾庭啊,你有别的事儿,爷爷肯定帮你,这事儿……”
这件事儿帮不了。
顾庭也知道他帮不了,他压根也不想顾长海回来,他是要把他彻底送走。
“爷爷,我的意思是,家里那些地,我们种不了,想承包出去,我爸爸要是不回来,他那一份地不好处置,到时候他找后账。”
顾红林诧异地看着眼前的这个瘦弱的孩子。
这么大一个孩子,就能跟大人一样说话办事,连包地的事儿都考虑周到了,真不简单。
考虑的很周到。
要是孩子们把地包出去了,到时候顾长海过来把全家人的包地钱要走,这一家人就别活了,要是把顾长海的地,单独拿出来,顾长海就不能抢夺别人的钱了。
这个主意好。
“行!我去找他,让他回来。”
这事儿不能拖,顾红林觉得自己要连这事儿都办不了,那就别干村主任了。
“顾庭啊,你家里还有吃的吗?我这里有十斤小米你先拿去。”
顾红林觉得自己这个村书记干得挺没有面子的,他不光是村书记还是顾氏家族的族长,他什么都做不了,万分羞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