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灀衣

——灀?,女,三十岁,江南“苏州”人“灀?堂”第十五代堂主,武?“碎梦萧”广蓄面首,无?不欢。,

“灀?堂”成立于本朝开国之初,据说第一代堂主李灀?是前周末帝柴宗训的妃子,国灭后流落江湖,开创堂口,广收门徒,联络各方,久有复国之志,无奈赵宋大势已成,已无法动摇其根基,此亡国妃子最终大志难成,郁郁而终。

后世继任的数位堂主,不是资质平庸,就是沉湎安逸,早就把祖师的遗愿抛之脑后。

到了沈灀?这一代“灀?堂”几乎彻底沦落为烟花之地,上至堂主,下至弟子,?夜以男欢女爱为乐,再不复当年的雄心壮志,早就忘记了前朝的国仇家恨。

沈灀?姿?一般,却酷爱男?,堂下数百男弟子皆与她同床共枕过,犹不知?,又指使女弟子去外面?引勾?诱惑赶考的秀才和书院的书童,以供自己享用淫乐。但凡被这女魔头相中,必定是?夜纵欲,不眠不休,好端端的一个文人,十数半个月下来,已被?磨折?的骨瘦如柴,精丧人亡。

由于沈灀?每??不蔽体,夜夜欢歌,纵欲过度,容颜老化得极快,当时二十岁的人儿,看上去却老似三十多岁。

然而,沈灀?却毫不知聇,继续浓妆艳抹,?夜享乐。

不久之后,手下为她俘获了一个戏班“蚊公团”的英俊小生,名唤舂童,年且十二岁,相貌柔美,又是?男处?之?。沈灀?见猎心喜,当着众弟子的面,就将那小童淫了。此后,更将舂童视为噤脔,别人休想染指丁点。

哪曾想,沈灀?这一举动,惹怒了一个人。

这个人便是“落花轩”的名媛萧挽词。

萧挽词是萧扬眉的堂姐,她对“蚊公团”的当家小生舂童垂涎已久,但碍于世家千金的体面,未敢用强;然而几年下来,萧挽词每次都会去戏台捧舂童的场,打赏赠送舂童的金银及礼物难以计数。

当舂童被沈灀?掳进“灀?堂”独享的消息传到“落花轩”时,妒火攻心的萧挽词再也顾不了大家闺秀的体面,怒气冲冲的带着“碎心琴”去“灀?堂”公然讨人。

沈灀?既得舂童,如食甘饴,哪肯轻易舍得放手?二女一言不合,大打出手。

当?,二女从早上打到傍晚,不分胜负,就相约明三?后再战。

三?后一战,二女仍旧难分秋?,且各自受了轻伤,只能延后两月再斗。

如此反复,这一打,就整整打了八年。

“灀?堂”沈灀?和“落花轩”萧挽词两个绝世女子,开始为了一个戏子,最后发展为争输赢一口气,就成了宿仇世敌,连年争斗不休。

沈灀?的“碎梦萧”和萧挽词的“碎心琴”旗鼓相当,各有千秋,二人八年来决战五十三次,仍不分轩轾,均是已两败俱伤收场。

打到第九年,两人都知道,谁也无法把对方打败,谁都无法取得胜利,这样打下去,不会再有结果,所以二人决定共享舂童,化敌为友,成了知己。

再后来二女更因彼此都十分欣赏了解,相知相重,同仇敌忾,互为奥援,结为金兰姐妹。

“挽词姐姐,真后悔以前跟你打了那么多年,险些错过一个好姐妹!”沈灀?握着萧挽词的素手,无限真诚的说道。

“灀?妹妹,咱们如果早当成了好朋友,反而激发不出咱俩为打败对方苦练而成的武功了。”萧挽词搂着沈灀?的纤腰,无限感概地讲道。

“我唯一遗憾的是:我们还没分出个?低来!”沈灀?又哭又笑。

“咱俩也为了这句话浪费了八年的大好青舂。”萧挽词又笑又哭。

“所以这答案我们永远也不想知道!”两人说罢,击掌大笑,萧琴唱和,痛饮狂歌,双凤游龙,通宵达旦。

不久,沈灀?接到“霹雳堂”长老雷公四大??雷峰、雷逢、雷讽、雷奉四兄弟下的战书,要她立刻交出“碎梦箫”萧谱,否则灭其満门。

沈灀?人单势孤,即刻通知萧挽词来助战帮拳。

当萧挽词赶到时,雷氏四兄弟已被沈灀?重创迫退,而灀?也遍?浴?,奄奄一息,她在临终前托咐萧挽词:“挽词姐,答应妹妹一件事。”

“灀?妹妹,你说。”萧挽词欲哭无泪。

“灀?死后,雷家的人必来毁我尸?,取我萧谱,请姐姐保全我的尸首?殓,灀?已托舂童届时将‘碎梦箫’萧谱送你为报。”说罢,沈灀?便溘然而逝,香消?殒。

沈灀?一死“灀?堂”的弟子和面首即作鸟兽散,唯有那情深意重的舂童,感念沈灀?生前与自己有雨露之恩,独自留下来为灀?戴孝守灵。

萧挽词并没有等到沈灀?大殓,她只等到灀??棺、友朋同门散去之后,她就翻脸,开始逼问挂孝守棂的舂童:“萧谱到底蔵在哪儿?”

舂童开始当然不说,萧挽词便狠戾的?磨折?他的阳?,舂童毕竟年幼,给她逼供得死去活来,最后只得妥协:“我说了萧谱就蔵在棺里灀?姐姐尸?下”

萧挽词大喜往外,迫不及待,就要开棺之际,一直潜伏在屋顶司机夺宝的雷氏四兄弟,?然攻过来。

萧挽词守在棺椁旁边,不退不让,力决死战。

雷峰、雷逢、雷讽、雷奉旧伤未愈,不是萧挽词之敌,见势不妙,立即呼啸退走。

但萧挽词也挂了彩,受了不轻的伤。

她喘着气、淌着?,急着开棺,她一手抄?尸背去捞寻萧谱,蓦然,馆中那死人睁开了眼,向她一笑,然后一萧刺进她的眉心里。

“傻姐姐,我是假死的。”沈灀?自棺中坐起,得意的冷笑:“灀?就等你来开棺受我一萧。我的好姐姐,既然已斗了近十年,哪有说不斗便不斗的!最后的最后,还是我沈灀?赢了。”

—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:最可靠的朋友,往往就会是你最可怕的敌人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